乐文小说网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76章 产线结构讨论

第76章 产线结构讨论


林凯峰朗声说道:“领导,我斗胆多说一句。”

  “相比于先进技术和设备,我们最缺的,其实是先进的生产材料。”

  “说句大家不高兴的话,假设我给咱们当地,引进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咱们有能力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视机吗?”

  闻言,众人表情各不相同。

  有人唉声叹气,有人眉头紧锁。

  方博年和陈领导则是一副苦涩难言的模样。

  陈领导也在工业部门待过。

  他和方博年一样,对于龙国的工业发展了解的十分详细。

  1970年,龙国就已经具备了生产彩色电视机的能力。

  能生产,不代表可以量产。

  制造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等关键材料,全部需要从外国进口。

  国内无法制造这类的生产材料。

  见状,林凯峰又说道:“许多人认为,咱们的商品本质不如西方,是因为技术落后,缺乏高级设备,殊不知,除了前两者,我们更需要生产材料。”

  “我提出请市里出面,帮助我们在深城建立分公司,招商引资,宣传当地是必然的工作。”

  “频繁与外商联系,想办法搞到我们需要的生产材料技术。”

  “进行自主研发,满足生产需求,实现日后的自给自足。”

  即便两世为人,林凯峰也不可能清楚地记得,发生在这些年的每一件大事小情。

  只是依稀记得,经济特区将在几年内拔地而起。

  成为影响龙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经济特区的出现,既代表上面的改革决心势不可挡。

  也宣告了外资企业进入龙国,合资建厂成为必不可挡的趋势。

  说是合资建厂,实则是将龙国当廉价的生产力基地。

  能为他们获得高昂利润的代加工厂。

  时代变革到来之际。

  林凯峰必须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

  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家的意见呢?”

  陈领导问道。

  “我看,可以试一试。”

  “林凯峰同志说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我们是重工业城市,缺乏生产高级电子产品的零配件,既然同意让他试着搞搞集体经济,将步子迈得再大一些,也是未尝不可可的。”

  方博年首先发言。

  市里尝试和上级有关部门沟通。

  由上级当介绍人,协助当地联系南方省份。

  尝试着在深城建立分公司。

  无论成与不成,对当地都是一件好事。

  既能加深对国外的了解,又可以建立起一个商业渠道。

  相比于南方。

  北方每年能够吸引到的外资数量,少之又少。

  主要问题在于交通不方便。

  大多数的外商都是在南方沿海城市入境。

  从南方到达东北,不说路途有多遥远。

  一旦达成某些协议和商品出口,北方生产的商品要跋山涉水地运到南方。

  再由南方装船向海外运输。

  一来一回,不但路上要耽误大量时间。

  产生的费用更是难以计数。

  几个小时后,会议结束。

  林凯峰跟着方博年,前往办公室。

  各自坐下,方博年点燃一支香烟,说道:“都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你小子带队去了南方二十多天,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一大笔出口订单,四条生产线,乖乖,我听广交会筹备处的同志讲,你一个人创造的经济价值,比今年整场春季广交会的交易额还要多。”

  林凯峰自谦地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若是没有市里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做出这么多的成绩,能有今时今日的成绩,更是少不了公司员工的大力配合。”

  闻言,方博年点点头。

  林凯峰的态度很好,并没有出乎自己的意料。

  千万不能因为取得成绩,就开始翘尾巴。

  要知道。

  北方机械公司,不是林凯峰一个人的天下。

  属于国家集体企业。

  方博年知道林凯峰的性格,更知道林凯峰有能力。

  但越是这样,林凯峰越要谦逊,低调。

  需知。

  枪打出头鸟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协调全市工厂和企业,向国家申请调拨电子元件,配合你们公司生产空气炸锅如期交付,这件事情我亲自过问,不会耽误你的正常交货。”

  “至于说设立分公司的事情,我会竭尽所能的支持你,不过……”

  方博年语气突然变的严肃。

  “粤城,包括被设立为经济工业区的深城,生活着大量外国人,属于是名副其实的花花世界。”

  “你作为负责人,将会频繁往来于这些地方,更会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

  “记住,脑子里该有的警惕,一刻都不能少!绝对不能被糖衣炮弹击倒。”

  “咱们打开国门和西方进行各种往来,不代表好的坏的都要学。”

  “要记住八个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更要记住,艰苦朴素,认清敌人和朋友,明白了吗?”

  方博年严肃的提醒林凯峰。

  外国人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

  和他们打交道,一定要留一百个心眼。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他们给卖了。

  “领导,您即使不说,我也会在心里时刻提醒着自己。”

  “面对各种光怪陆,纸醉金迷的现象,一定要保持高度警醒。”

  林凯峰保证道。

  方博年的脸色,终于露出笑容。

  “关于四条生产线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

  林凯峰马上打起精神,认认真真地说道:“报告领导,其中两条生产线我打算落户在咱们鹏城,另外两条生产线,电子表和服装留在当地。”

  为了压过岛国一头,安德鲁一口气许诺了了林凯峰四条生产线。

  收音机和录音机生产线,绝对不是最新的。

  两项商品一直是港城出口的拳头产品。

  并且又都是半导体产业中的一环。

  英伦和岛国一样。

  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性格。

  对于龙国,有种共同的忌惮。

  即使安德鲁想给最新的生产线,港府也不可能同意。

  至于电子表和服装,问题反而不大。

  电子表,牛仔裤,蛤蟆镜。

  将会成为年轻人争相购买的时尚产物。

  有利于总公司提高内部收入。

  半导体方面的工作,林凯峰将会亲自负责。


  (https://www.lewenwuxs.com/4031/4031250/1111102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