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 第271章 离家远行

第271章 离家远行


公元1118年。

    李清照再次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了十几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从之前的少女变成了美丽的女子。

    因为从未嫁人的缘故,虽然引得城中之人的诉说,引起流言蜚语,但是他人听到李清照一直不曾嫁人竟然是因为为了孝敬父母,这让城中之人更加称赞。

    齐鲁之地,更重视孝义,李清照的做法无疑会让外面的人敬佩,提到李清照,谁不称赞一声才女、孝女!?

    但是也有许多人不得不一阵叹息、惋惜,惋惜李清照这个才女却因为孝敬父母长辈,而耽误了自己嫁人,耽误了自己的未来。

    念至此处无人不赞叹李清照之孝心。

    甚至,当地朝廷听闻了李清照之事之后,都想要为李清照立一孝义牌坊,就立在李府所在的街道之前,城中的每个人在进入这个街道之时,都会从这座孝义牌坊之下有过。

    而李清照听到这件事后,也只是微微摇头,然后亲自写下来一封书信,代表李家送到了官府之中,婉拒了官府的好意。

    信中言,她李清照只不过是因为父母而决定不嫁人,并不是为了名义而选择不嫁人,至于这孝义牌坊也不是她心中所愿,故而拒绝立牌坊。

    而李清照所书写的书信也顿时被传了出去,顿时又引得城中之人赞叹、敬佩不已。

    甚至,李清照才女、孝女之名,已经传出齐鲁之地,连汴京城都有人有所耳闻,相关故事更是流传四方。

    一时间,李清照的名声似乎比当初她在汴京城之时还要大,还要引人赞叹。

    但是对于这些,李清照并不关注也不到在心上,无论府邸之外如何,她始终如初甚至于,也都很少再次踏出府邸,整日皆呆在家中。

    她之所以不再出门,那是因为过了如此长的时间,她的容貌却不再变化了。

    自从她下定决心,要完成一部著作,包罗万象,而且她也知道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甚至于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所以,她主动要求神鸟,给她延续生命,不再衰老!

    只要将来自己完成了自己所说的那部著作,即使立刻死去也心甘情愿。

    对比,即使李清照不主动要求,白止也会去做的。

    毕竟距离靖康之变还有几年,他已经决定通过李清照来改变历史,怎么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她老去呢。

    因为神鸟赐下“朱果”,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早早的死去,反而还身体健康,比曾经都还要年轻一些。

    李清照看着自己的父亲如此,也看在眼中,对身旁的神鸟也更加的恭敬了。

    ……

    庭院幽深,翠竹挺拔,鲜花芬芳馥郁,雕龙画栋之中却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廊腰缦回,在这齐鲁大地却也有江南水乡的清新淡雅。

    李清照坐在李府之中的一个小湖上的水榭中,微风习习,微风吹起了水榭旁边的薄纱,将李清照的身影也衬托的有些朦胧。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清照身旁的两个外套青竹和墨梅也成了大姑娘,身段也显得玲珑起来,模样也变得颇为美丽。

    不过,此时两人同水榭之中的李清照相比,却也差了许多。

    此时的水榭之中铺了一个大大的毯子,而在毯子之上摆放着一个颇大的桌案,李清照坐在桌案之前。

    而在桌案上,甚至是桌案旁边却堆放了许多的书籍而李清照却手中持书,蛾眉微皱,沉浸在书籍之中。

    罢,将书籍之中的内容大量誊写,重新抄录,并且编纂成册。

    夏日慵懒的下午,太阳高挂,却在水榭之中,却能感到阵阵清凉。

    坐在一旁的两个丫鬟动作缓慢,却是在打着瞌睡,一旁的李清照见此,也没有将两人叫醒,只是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片刻之后,似乎是完成了一本古籍的重新编纂,然后才放下毛笔,然后向砚台之中加了少量的清水,纤纤细手拿起一旁的墨块,轻轻的研着磨。

    而目光却看向了一旁水榭的栏杆上,看着那翎羽洁白,周身上下正在散发着淡淡圣洁光辉的神鸟。

    自从白止赐予李格非朱果之后,李府之中的一些人已经知道了神鸟的存在,故而对于神鸟现身也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不过还是时时恭敬。

    注意到李清照的目光,白止睁开双眼,看向李清照,而李清照也此时开口轻声道:“这些书籍内容太过稀少,无法系统的整理,而到以后再找到其他古籍,恐怕这些内容还需要重新整理一番……”

    李清照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似乎又是在对白止道:

    “所以,我打算启程,离开家乡,去往书籍收藏众多之处……”

    李清照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如此说道。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去做便可!”

    此时的李清照,也是时候离开齐鲁之地了,真正的融入这个世界,参与历史大势之中。

    不过,白止却也道:“如今的你剑术高绝,且体质非人,恐怕在这大宋,也不会遇到危险,即使遇到了危险,也会化险为夷。所以,届时的一切,恐怕就需要你自己去解决了!”

    “……好!”

    听到白止的话,李清照愣了愣,明白神鸟殿意思,她也想当走廊下花盆之中的海棠花,经受不住风雨。

    “当然,若是真的遇到了你也解决不了的危险,而你也有性命之虞,我也还是会出手的!”

    最后,白止似乎有些不放心,然后又再次加了一句。

    听到白止的话,李清照脸上也露出了微笑,美丽的面孔显得更加迷人,端庄娴雅之中又带了几分凌厉霸气。

    这种特殊的气质代表着她的剑术又进步了,看到这里的白止心中也更加放心了一些。

    ……

    十天之后,李清照一身轻松的准备启程了,此次出行,她甚至连自己的两个丫鬟都没有带,只是一个人,背着一个行囊,手持一把宝剑。

    李府前院中,李格非、王氏、李迒,以及众多侍女家丁,皆站在庭院之中,看着前方身着见到女子劲服的李清照,他们脸上带上了不舍。

    有事是李格非、王氏个李迒,他们脸上甚至带上了悲伤之色。

    他们知道,李清照身畔有神鸟,争取历史之中那被神鸟青睐的人一般,无不建功立业,流芳千古,在历史之中闪烁着属于她们的光辉。

    即使他们心中明白,但是李清照毕竟是她们的家人如何舍得李清照独自离去?况且此去,不想知道何时才能相见。

    对于自己女儿的想法,李格非夫妇自然非常支持,更不必说还有神鸟,在很久之前,他们就已经猜到了有如今这么一天。

    但是此时此刻真正面临了,心中还是很是不舍。

    “清照……”

    李格非不知道说些什么,父爱是深沉的,往往在看不到的地方涌现着它的深沉。

    而母爱是湿润的,无时无刻不再滋养着儿女。王氏目光湿润,拉着李清照的双手不停的叮嘱着。

    “清照……若是安定下来,莫要忘了来封家书,诉说安定……”

    王氏如此道,亦或是交代李清照不要忘了吃饭的时辰,不要忘了天寒加衣,诸如此类。

    而李清照也静静的听着,脸上带着微笑,看着自己的家人,最终,决绝的转身离去。

    “姑娘……”

    雪梅和青竹两人也是一脸不舍,她俩也知道,此次分别,恐怕要很久才能相见。在之前,自家姑娘就对老爷夫人说了,她俩可嫁做人妇,不必空耗青春,等待姑娘。

    虽然她俩知道自己家姑娘说的没错,可是心中仍然很是不舍。

    李府之人并没有走出府邸,这是李清照8特地交代的,她不想自己的离去使满城皆知,如此静静的离去最好。

    所以,李清照背着行囊,手持宝剑,走在城中的街道之上,片刻便淹没于人群之中。

    不多时,城门之外多了一个女子的身影。

    ……

    “此去何处?”

    城外,白止问道。

    “汴京!”

    李清照轻声回答。虽然当初自己一家人是被皇帝驱赶出汴京城的,但是此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并且只有自己一个人,即使那个政令依旧实行,自己一个人也来去可留。

    “汴京作为大宋都城,想必有许多典籍珍藏,汴京过后,便去长安……”

    李清照请轻声说着。接下来的行程她已经计划好了,并不迷茫。

    而此时,李清照身上除了日常所用的东西之外,其他的东西皆被白止放在了无形世界之中。

    一个弱女子行走在官道之上,显得形单影只,而路过之人皆投以疑惑之目光,当然,也有乘车之人欲要载李清照一程,皆被李清照所拒绝。

    李清照也知道,自己遇到的人或许有好心人,也或许有包藏祸心之人,不过她并不像搭乘,也就避免了许多的问题。

    此时,大宋皇帝沉迷于朝堂百官所描绘的盛世之中,然而真正的大宋,百姓却不富裕。商业繁华,也不过是维持在一定的阶级之上,同最底层的百姓是无关的。

    百姓种田种桑,辛苦一年,不过是堪堪果腹。

    与此同时,荒山水泽之中多有盗匪,或是解决同行之人,亦或是入城为盗,打劫官府,行侠仗义。

    商贾、百姓、达官显贵、盗贼……,共同组成了如今的大宋。

    “如若不然,可乘马而行。”

    一处山林之中,天气炎热,却见以女子风尘仆仆,身上披着一件长袍,头戴斗笠,宝剑做杖,坐在了树下阴影处歇息。

    李清照听到神鸟所言,却目光坚定的摇头,道:“我欲编纂典籍,应当如此。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欲一路行走,虽不至于万里之途,到也可以见识一番沿途人文风景,不至于尽读书,尽信书。”

    说完,李清照又看向一旁的白止,询问道:“神鸟所说的可是踏雪?”

    “是……”

    白止点头。

    听到白止确认,李清照不禁说道:“踏雪之名,古籍之中也多有记载,乃是先秦秦国镇国公主之坐骑,为神鸟所幸,得长生,又随汉博望公凿通西域,唐时,伴于永安公主……”

    “那踏雪也在神鸟的无形世界之中吗?”

    “是。”

    “……如此,踏雪却也孤独……”

    李清照沉默片刻,如此说道。

    听到李清照的话,白止解释道:“无形世界之中,时间流入任意为之,外界百年,无形世界之中或可一瞬。”

    “……原来如此!”

    听到白止的解释,李清照脸上露出了吃惊之色。

    “无形世界……”

    心中却在想着神鸟的神通,暗暗惊叹。

    对于神鸟的好意,李清照拒绝了,不过对于历史上著名的名马还是挺好奇的,不过却也没有多问。

    日头正盛,夏日炎炎,蝉鸣阵阵,在耳畔响起,给人一种聒噪之感。树木的嫩叶被炙烤得蔫怂着,而在树林之中,也不过是有淡淡的凉意。

    烈日炎炎似火烧,道路之上,行人也不多。

    李清照在树林之中用罢午饭,打算歇息片刻,随即取出一本古籍,细细读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就是流逝,申时,李清照才缓缓起身,准备继续前行。

    “应当便是梁山县,听闻路途之中的人说,梁山有水泽,水泽梁山之中多有歹人……”

    路上,李清照想着之前旅途之中遇到的行人所说,不禁皱眉沉思道。

    “水泊梁山……”

    白止飞在一旁,听到李清照的话,神色也不禁一愣,对于“水泊梁山李”一词,他还是甚是熟悉的。

    毕竟是后世名著,其中故事便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前方的梁山。

    “就是不知道这个历史上有没有梁山‘好汉’……”

    白止心中却也期待起来。

    毕竟《水浒传》毕竟是杜撰的,其中的许多人物,乃是虚构,不过很显然,水泊梁山的确也有盗匪存在。

    《水浒传》之中的水泊梁山,自称好汉,实则大多数也都是为非作歹之人,官府却也有坏处,但也不能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官府身上。

    所谓的“好汉”,不过是他们自吹自擂罢了,真正的身份,也不过是盗匪,行为准则,也不过如此,和好汉也沾不上边。

    “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


  (https://www.lewenwuxs.com/3974/3974206/1111083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