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一品孤女 > 88相国大人临死

88相国大人临死


  “相国大人判了斩立决,是吗?”那这样的话,白天在相国府看到的管家变卖银子,那就不是为了救相国大人,而是一家人要跑路吗?

  “你都知道了?”顾少钧似乎并不惊讶,更多的是一种笃定和坦诚:“事情马上就见分晓了,是我们都错了。”

  唐白哑然:“我能知道吗?”

  “不能。”顾少钧头也不回,像是唠叨家常一样那么随意:“你是在这里睡,还是出府?”

  唐白吓了一跳,不明白他什么意思。

  “我想去找阿竹。”

  “哦,她在苏一家里。”顾少钧比唐白想象的要轻松很多,他脸上看不见任何焦虑和不安,相国大人的即将来临的死亡,于他来说,就像是稻子熟了,要丰收了一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唐白看不出所以然来,起身要出去,顾少钧默默跟在后面送她。

  唐白发觉他们之间不像以前那样疏离客气,但是也不亲近,顾少钧有事情瞒着她,她也不好拉下脸去追问。

  直到走到苏一家门口,唐白才惊觉:“阿竹为何住到苏一家里了。”

  “苏一出事了。”顾少钧仍旧是淡淡的。

  所以他才从泰安,来不及跟自己告别,急急忙忙的赶回来是吗?

  “那阿竹?”算起来,她与顾少钧也分别了一个多月了,那苏一出事,岂不是已经很久了。

  “恩,苏一出事了,她也哭,要去找你。我告诉她,你死了,她就住过来了。”阿竹心里还是有苏一的。

  “那苏一现在……”唐白问。

  “过段时间就回来了。”顾少钧说了这些话,此刻有些疲惫:“你进去吧,我回去了。”

  “我……还是不进去了。”唐白想了想,既然阿竹心里有苏一,她没死,再等苏一回来,阿竹又要为难。

  索性,就先瞒着,等她心甘情愿选择了苏一,她再现身吧。

  “你别告诉她,我还活着。”唐白叮嘱顾少钧。

  “我没空,忙着呢。”顾少钧见她做此决定,忍不住轻笑:“你是个好主子。”

  “你也是。”唐白想到他为了苏一丢下自己在猎户家里,急急忙忙往京城赶:“苏一有福气。”

  唐白却瞧见,他笑着的脸上,眼睛里,却是深深的哀痛。

  是为谁?

  这么难受?嘴笑了,心却不笑。

  心是苦的罢。

  “我走了。”苏一家在侯府后面,唐白转身朝长街走去。

  手却被一把拉住:“别走。”

  顾少钧终究表情绷不住了,他心里难受的紧。

  唐白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顾少钧牵着她的手,一个纵越,轻点墙壁,攀上房顶,拉着她坐下来,将头轻轻搁在她的肩膀上:“我难受。”

  他很少有这样情绪外漏的时候。

  唐白心里砰砰跳着,他更少,有这样将她当作自己人的时候。

  全心全意依靠,全心全意托付。

  底下一队巡逻士兵走过。

  唐白发觉,以前一炷香左右的巡逻,如今已经改成半柱香了。

  京城正在加紧戒备,严防死守。

  防备的谁?

  是皇上,防备的万民,防备的百姓。

  如此悲哀。

  天渐渐亮了,其实也没过多久,唐白来找顾少钧时,就已经是后半夜了。

  顾少钧抬眸,轻声道:“真是想,还在山谷里面,没有出来。”

  出来后,这世上的事情,却已经超出他的掌控范围了。

  唐白听出他语气中的怅然之意,没有问为什么。

  如果可以,她也想待在山谷里面不出来。

  可是不能。

  顾少钧还有侯府,还有侯夫人,侯爷。

  她还有爹娘和大哥的坟前,年年需要人祭拜。

  谁都不能完全摆脱身上的责任。

  太阳升起来,唐白感觉照的暖洋洋的。

  “再有二个时辰,相国大人就该问斩了。”顾少钧叹道。

  唐白听见此话,将他一把推开,趁着没人,就跳下屋顶,朝城门口跑。

  一个时辰之后,相国大人会被游街。

  他的罪名足足拟了十大条,包括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欺君罔上……条条都是要命的大罪。

  唯独相国府没有波及,据说,是皇上感念相国大人三朝老臣,劳苦功高。

  只是,保留相国府,但是府里的人,全都贬为庶民。家中男丁,两代之内,不得为官。

  张昭他们,怕是刻苦攻读,也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了。

  也就是说,唐白昨日看到的相国府,其实只是一座普通人家的大宅子罢了。

  难怪要变卖祖产度日。

  长街上早已经等候了看热闹的百姓,人家翘首期盼着,摩肩接踵,均是努力往前挤。

  侍卫队拦着,维持着秩序。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囚车过来了!相国大人来了!”有百姓在那头的,先看到了。

  随后,人群中一阵骚动,大声叫喊着哭诉着,侍卫队管都管不住。

  他们能管百姓不许冲到长街上,却管不住他们的喉咙不说话。

  “大人,冤枉啊大人……”有人开始为相国大人抱不平。

  相国大人满头银发,胡子拉渣,一夕之间,老了二十岁不止。

  唐白依稀记得,她走的时候,相国大人,还是黑发。

  他端坐在囚车里,双眸紧闭,一言不发。似乎周围没有人,全是空气一般。

  “相国大人,你喝口粥吧。”有一个胆子大的,端着碗躲过了侍卫队的人形锁链,冲到了囚车前面,将一碗粥通过栅栏放了进去。却立刻被侍卫拖出去了。

  相国大人这才睁开眼睛,瞧了那碗一眼。

  他徐徐四顾,瞧见百姓们都在,他忽然大声疾呼:“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你们等着,等着吧。是我错了,是我错了!”

  他的声音,更多的是后悔,是忏悔!

  唐白知道他后悔什么,他后悔的,是用三元丹救活了皇上,可是,却赔进去了那么多的人命。

  从前,相国大人与大皇子朝堂不和,不和的是术,从不是道。

  为君为臣者,所谓道,是为国为民。这一点,他们从没有矛盾。

  不管是天津大灾,还是黄河决堤,他们从未因为是否救济灾民,而产生矛盾。

  他们争论的,是术。如何救济,银子从哪里来,是派谁的人去?

  所以虽然他们每日相争,但是天下太平,百姓还是安居乐业的。

  皇上醒了,大兴土木,糟践人命,国库里用来救命的银子,像流水一般哗啦啦流出去。

  可是,却一颗米也没有到百姓嘴里。

  他全部用来满足自己的奢华淫靡,一己私欲。

  相国大人,他后悔了。

  大皇子被罚面壁思过。

  然后他忍不住力荐六皇子为太子,本以为这是皇上属意的,多少会有一线生机。

  可是,皇上却似乎不记得了,不记得他曾下过密令,令扬州总兵唐子文,拥立六皇子,回京勤王!

  不,不是皇上不记得了。是他,是他老糊涂了才是啊。

  真是老糊涂了。

  他一直不喜欢大皇子,认为大皇子嚣张跋扈,刚愎自用,他比大皇子年纪大了一轮有余,大皇子对他却没有丝毫尊重。

  皇上病了,大皇子愈发目中无人,监国时也是一意孤行。

  他忙启禀了皇上知晓,叹大皇子不是治国之良才。甚至,为了让皇上取信于他,他谎称在刘太医给皇上开的药方里,发现了不好的东西。

  皇上对大皇子大感失望,叫他想办法。

  他提议了六皇子。

  当时皇上是不同意的。

  可是,却真的害怕大皇子谋害自己的性命,逼宫禅位,因此,皇上勉强同意了六皇子,并且,钦点了唐子文。

  唐子文是自己的门生,相国大人自然以为,皇上是全心全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

  没想到,唐子文被大皇子盯上,在接了皇上密令,正要起兵行事的节骨眼儿上,发觉实在不能成事,居然自尽了。

  而皇上此刻已经完全昏迷。

  他无法,这才全力拉拢六皇子。

  只可惜,六皇子对他的好意,是视而不见。

  他又无法直说,皇上不喜欢你大哥,更喜欢你!

  那不是祸起萧墙吗?六皇子羽翼未丰,一旦起了心,必然被大皇子察觉,被他所灭。

  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幸免。

  只能暗地里筹谋。

  可是大皇子越逼越紧,大有皇上一驾崩,他就有登基之意。

  相国大人多害怕啊,害怕他登基后,第一个收拾的就是自己。

  他想到了唐子文的孤女,唐白提到的三元丹。

  死马当作活马医。

  没想到啊,皇上居然真的醒过来了。

  可是,醒过来的,还是原来的皇上吗?

  原来的皇上,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醒过来的皇上,是换了一个人吗?

  他根本就像是一个占据了皇上身体的酒囊饭袋。

  相国大人明白,这不能完全怪皇上。

  皇上性格大变,他问过跟他合作,给皇上吃三元丹的欧阳太医。

  欧阳太医说,三元丹本身容易上瘾,对人的刺激性非常大。

  吃完后人会感觉精力充沛,然后……然后……

  欧阳太医没好意思说,可是他明白是什么意思。

  皇上如今的荒淫无度,很大一部分是药效造成的。人容易情绪激动,容易亢奋,自然,那方面的需求就大了。

  那时候,他还想,皇上后宫佳丽三千,自然能够满足皇上的需求。

  只要他还能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下令将太子之位给六皇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然而,皇上闭口不提。

  他再也不提了。

  自己按捺不住,旁敲侧击了好多回,皇上勃然大怒:“朕的江山,还需要你指点吗?”

  他终于明白,皇上是死了一次之后,改变了想法。

  他认为他还有很长的寿命,因此,他想继续做天下之主。

  可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吃的是三元丹,随时有可能殒命。

  但是,自己不一样,也不敢告诉他吗?

  一直僵持着,直到皇上越来越过分,将赈灾打仗的银子,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军饷,拿去修通天台。

  这时候才明白,皇上变的,不仅仅是性&欲,更是人欲。

  他要享受这世间最好的东西,还妄想死后继续享受,如他所说,他要与天接壤,荣登极乐!

  他怎么能容忍。

  联络了朝中大臣,他终于选了一天,在早朝时,大胆提出要皇上立六皇子为太子。

  三十多个朝臣附议,超出上朝官员的一半数量。

  他以为,皇上怎么也会同意。

  谁知道,皇上根本就没将百官的联名上书放在眼里,他当众驳斥了他,逼他收回奏本。

  岂能收回!一旦收回,日后他在朝中,威信全无,岂不是等同于架空?

  人人都知道他惹怒皇上,后无耻妥协!

  身为臣子,宁死不屈!

  所以,皇上赐他死。

  很好,很好。三朝为臣,为大钦朝鞠躬尽瘁,如此就被刺死!

  判得是三日后问斩。

  昨夜,皇上来到狱中,问他可还有什么遗愿没有放下。

  他问皇上,为何改了主意,不立六皇子为太子。

  皇上冷笑了一下,多么陌生的笑容啊,皇上说,六皇子,根本就没有资格当太子!

  他听见了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让他半响回不过神来。

  皇上利用了他,利用了所有人,唐子文,是死得最不值得的。

  他一直以为,唐子文,是被皇上要求起兵,却被大皇子盯上,两边不得善终,不得已自尽而亡。

  如今看来,却不是。

  从他收到那一封皇上的密令开始,他就必须死。

  大皇子派的人去拉拢他,不过是个巧合而已。

  他拖了几天时间,想必是要安顿好家人吧。据派去的探子说,唐子文在等儿子的回信,同时,也在搜罗女儿的信息。

  他只是想等几天再死而已。

  大皇子刚好撞在枪口上了。

  所以,朝中才盛传,是大皇子要剪除异己,逼杀了唐子文。

  只因为,唐子文是他的门生。

  人人都道唐子文是为他而死,可是谁知道,唐子文,根本是为皇上而死。

  皇上写密令时,就存了让唐子文死的心思。

  大皇子派不派人去,都对唐子文的必死之路,没有半点影响。

  他问皇上,为何?

  皇上道:“当时你一力辅佐朕,跟老大对抗。你提议立六皇子,朕岂敢不从?朕若是不依你,只怕你不管朕,那老大,真的存了逼宫的心思,朕哪里还有命在?”


  (https://www.lewenwuxs.com/17/17026/40936736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