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生出嫁当天!换亲后姐姐杀疯了 > 第135章 相见难

第135章 相见难


第二天,许经臣早早起床,根本等不及李菁岚派人来送规章制度。

  领着三个道士主动去了主院。

  他们只在院里,没进小花厅。

  今天八月十六,中秋休假结束。

  陆伯舟和周进天不亮去皇城上班去了,王家兄弟去织造馆领官服和补子,然后要去吏部填很多文书,接着领取交接官印的文件和个人印章。

  官服和补子不允许在外购买或生产,第一次可以免费领取,第二次再领两百两银子起步。

  周团锦和王家姐妹坐在李菁岚的身边。

  陆观鱼也在旁边坐着,板着小脸,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

  “下个月是重阳节,要准备好重阳节需要的物品,还要回溪水村慰问孤寡老弱,这些具体的事宜你们拿个章程给我。我批了后,找大姑娘支钱开始着手做准备。”

  说完下个月家里人要做的重点事情,然后李菁岚开始对一些细末小事进行决断。

  许经臣在外面认真的听着。

  听出了一些不同。

  他在家中看过几个嫂子和弟妹处理家务。

  与李菁岚完全不一样。

  家里的嫂子和弟妹会把事情吩咐到个人。

  谁做什么,谁不能做什么,要事无巨细的吩咐一遍。

  李菁岚是只吩咐到部门,然后向这个部门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问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能否完成。

  部门的负责人如果说能够完成,李菁岚只要求该负责人提供一份书面方案,这件事就不再议了。

  答应了却不能完成,还有一套与金钱有关的惩罚方案。

  许经臣听得若有所思。

  小花厅不停的有人进出,许经臣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好像这些人,都是三个人共同出入进退。

  从来没有一两个人的。

  许经臣喊住一个男仆:“小哥是做什么的?”

  男仆拱了下手:“回道长的话,我们三人是厨房和作坊采买小组的负责人,来向大姑娘报账的。”

  “你们三个,全是负责人?”许经臣感觉陆家的下人有点冗余。

  “除了我们三个人之外,我们小组共有十五个人做具体事务。我们小组不仅负责家里厨房的采买,还负责罐头作坊的采买和批发。”

  罐头作坊每天需要大量的青菜和水果,不仅要在京城采购,还需要去周边县。

  确实可以和家里的厨房采买放在一起。

  许经臣觉得很合理。

  但等他问到另一组,发现这组是家具维护,而且也是三个人时,是真不解了。

  “为什么所有的小组,都是三个人?”

  小花厅里,下人进进出出,最终只剩下一组人。

  这组是负责南离县房屋修建和出售的。

  “房子的出售情况怎么样?”李菁岚问他们。

  李菁岚现在的下人,大部分是从溪水村里找的。

  溪水村里的村民经过一年的识字培训,一部分人能读懂规章制度。

  凡是能顺利通读规章制度并且在作坊里表现不错的,李菁岚会让他们来家里担任部门负责人。

  每隔几天放个假,允许他们回家团聚。

  李菁岚手里,现在有两个作坊。

  一个是芙蓉面作坊,许仙芝退股后,李菁岚重新分配了股份,现在她拿大头,柳氏拿小头,南离县县衙和儒学署保持以前的股份不变。

  另一个是罐头作坊,李菁岚和陆观鱼七三分成。

  这两个作坊,差不多相当于她的管事培训基地。

  李菁岚按照公司的架构在管理这个家。

  她和陆伯舟是董事长,下面有各部门负责人。

  她只管到部门负责人,只要员工不把问题反映到她这里,她不管员工。

  员工做事没做好,她只斥责部门负责人。

  盖房子小组拿出一份销售情况书。

  李菁岚看完,挺满意:“第二批卖得也不错嘛。”

  负责人满面笑容,“现在有很多人主动过来请我们盖房子,如果能一直持续下去,每年赚几千两还是颇为容易的。”

  对于收购房子扒了重新盖这件事,南离县的徐县令持赞同态度。

  房子翻新重盖,街道干净整洁,对徐县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陆家的人又从不仗势欺人,做生意都是商量着来。

  徐县令没道理反对。

  很快,盖房子小组也出去了。

  李菁岚正准备和王家姐妹说话的时候,外面响起许经臣的声音。

  “大娘子可得闲了?”

  李菁岚让人树起一道屏风遮住后面的人,她走到屏风前,“道长请进来。”

  许经臣领着三个道士进来。

  却见到李菁岚站在一扇梅兰竹菊的屏风前。

  阳光穿过窗棂,大半都落在李菁岚的脸上和身上,让她看起来恬静娴淡。

  许经臣与李菁岚见礼,而后侧着身子坐下,“方才在院里听大娘子吩咐事情,没敢打扰。”

  李菁岚知道许经臣想要看规章制度,便指了指桌上:“都在这里了。”

  许经臣低下头,抽了一口凉气:“竟有这么多本?”

  “实际上每本只有十几页罢了,我家的下人都是初识字,字太小会妨碍他们阅读。我找人抄录时,把字写得很大。”

  许经臣拿起制度书,翻开。

  字体果然很大,阅读起来一点都不吃力。

  第一行看完后,许经臣目光微缩:“我想问一下大娘子,为什么所有的位置上你都用三个人呢?”

  李菁岚微笑:“道长听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吗?”

  许经臣反驳:“既然是没水喝,为什么要用三个人?”

  “因为这三个人会互相监督,互相嫉妒,互相拆台。”

  这个世界人工很便宜,便宜到一日管三餐、隔天吃顿肉就愿意为你死。

  根本不需要高效的管理机制。

  她只需要让这些人明白要干什么,然后相互监督即可。

  如果这个位置上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绝对能找到制度的漏洞。贪污掉的钱,可比请三个负责人要多好几倍。

  现在有三个人,这个人就得想办法摆平另外两个人才能贪污。

  至于工钱?

  赵正义夫妻和卢升夫妻是管家级别,每对夫妻每年的工钱二十几两银子。

  一个普通的下人,一个月百文管三餐。

  李菁岚的作坊和房地产的产业,随随便便就能养活家里这些下人。

  “每过六年,这些人的职位就会动一动,不会长久固定呆在同一个职位上。”

  眼见许经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李菁岚怕他真听进去了用在军队里,那可要害死很多人了。

  笑着说道:“这些小制度用在家里可以杜绝贪污,但用在军队里,只能拖后腿。军令需要的是令行禁止,而不是相互推诿拆台。”

  许经臣一挑眉,抬眸看着李菁岚。

  李菁岚唇角微扬,眼中光华灿烂,“瞧我真是太会想了,我这些东西军队里的人哪会看在眼里?”

  许经臣一笑,拿起制度书:“告辞了。”

  军中可以用在后勤采买和发饷金上面。

  三人做事,相互监督。

  能杜绝很多贪污。

  军队的贪污,可不是百两千两,而是十几万两。

  一场仗下来耗费几百万两银子,得有一小半中饱私囊。

  这时,赵姨娘在喜鹊和两个婢女的簇拥下,沿着抄手游廊朝主院走来。

  昨日晚间,王真彦和王永卿在院外磕头。

  那可是两位进士,而且王家姐妹也极尊敬她,她怎好意思托大不见。

  便出院说了两句话。

  想着这会李菁岚也该忙完事了,便来找。

  得和李菁岚谈谈。

  她谁都不想见!

  以后不要再让王家兄弟去拜见她了。

  下了抄手游廊,两排垂柳种在路边。

  垂柳绿丝万绦,葱翠袅娜。

  赵姨娘伸手拂开挡在眼前的垂柳,却一眼看到了从主院出来的四个男人。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男人身穿道袍,气宇轩昂,气质出尘。

  臂弯中的拂尘随着他的走动摇曳摆动。

  赵姨娘松了手中的柳枝,身子倒退了一步。

  转身站在两个婢女身后。

  许经臣缓缓经过。

  向前走了十几步后,许经臣突然转身。

  身后垂柳依依,静谧无人。

  赵姨娘回到萱瑞堂,命人紧闭院门。

  坐在院中的软榻上,久久沉默。

  --

  *一会还有一章,嗯,没码,去码字去了。


  (https://www.lewenwuxs.com/3970/3970775/1111096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