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倚楼听雨醉江山 > 第十一章:善后之宜

第十一章:善后之宜


  “且慢!”

  老医师喘着粗气,快步跑到赵公子面前,呼吸急促的道:“这位......公子,把这......畜.......牲交给我处置可以吗?”

  “老先生你是?”北阙云问道。

  “老朽是魏县的医师,名:孙叔敖,前不久魏县就是被这帮畜牲给屠了!活下来的人只有不到50个!!!”老医师说着说着表情渐渐扭曲,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你这畜牲,不是说只洗劫了财务吗!还敢屠城!!!”赵公子猛地一脚踹了过去,张大麻子鲜血顿时喷射而出。

  “孙老伯,这家伙就交给你们县的人处置吧!”赵公子道,“对了,孙郎中,你可曾见过一个叫沈幼轩的孩子?大概这么高。”

  “沈恩公,当然见过,就在后面呢!”

  恩公?这么会儿那家伙又收拢了人?北阙云不可思议的想着。

  “我在这!”远处传来沈幼轩的喊声,正当北阙云准备过去迎接时,林清扬不知从哪窜出来,带着一众人马飞奔了过去。

  “东家!”众人齐声叫道。

  “东家可感觉好些?”

  “东家饿不饿?”

  “东家渴不渴?”

  北阙云呆呆的望着被众人团团围住的沈幼轩,不知名的感受到一股酸酸的味道。

  我都长这么大了,还从没受过这种待遇......

  “林叔,快去招呼从魏县来的客人,快些去准备食物,什么鸡鸭鱼肉都赶好的上。”沈幼轩道。

  “是,东家!”

  林清扬把沈幼轩接了过来,转手对张骆琦道:“东家说的你听明白没,快去!”

  张骆琦憋着一股气跑去,为什么总是我干这种活........

  ................

  从魏县来的流民齐刷刷的站在山匪头子张大麻子跟前,一口唾沫一脚踢,转眼张大麻子已经没了气息。

  赵公子远远的看着这一切,突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格外的重。

  “太子殿下,这是准备回汴梁吧?”沈幼轩趴在林清扬背上,低着头看着赵公子。

  “嗯,等会儿就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笑做甚?”赵公子不解。

  “我就知道你是太子!哈哈,你之前还不敢承认。”沈幼轩打趣般笑道。

  “怎么,我有说我不是吗?”赵公子同样笑道。

  “得得得,赶脚你们还在这打趣,就我在这收拾东西!”北阙云一包一包的将之前屯在庐州城的粮草往板车上般,大汗淋漓。

  “我是伤员,这种事自然轮不到我。”

  “我是太子.......”

  赵公子和沈幼轩对视一眼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留下北阙云一边搬东西一边翻白眼。

  “凌泉师兄,还是你懂我。”凌泉从北阙云手上拿下一大袋粮草。

  “不,你误会了,那是你的。”凌泉师兄指着远处的一辆板车,而那上面空无一物......

  “造孽啊!”北阙云耷拉着还未消肿的脸,怨苦的叫唤着。

  …………

  晌午,千余将士赶着装满粮草的货车,由徐监军带领着前往河湟。

  关于河湟,沈幼轩知道的还真不少。

  出自沈幼轩历史老师对宋神宗评价。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曾几何时,宋太祖的这一句名言是多么的提气,由此他灭南唐,统一江南。

  其弟宋太宗秉承遗志,灭北汉,结束自唐亡以来的十国乱世局面,中国局部统一。

  然而宋太宗此后两次北伐契丹,却均已失败告终,接着养虎为患坐视西夏崛起,大宋全无“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的豪气,北宋在对外军事上几无亮色,多是污点,留下一个“怂朝”的梗。

  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宋朝终于迎来一个不想再当“怂包”的皇帝——宋神宗。

  二十岁继位的宋神宗对大宋的现状很不满。“以幽、蓟、云、朔沦于契丹,灵武、河西专于拓跋,交趾、日南制于李氏,不得悉张置官吏,收籍赋役,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

  北方幽云十六州落在契丹手中,西北被党项人控制,交趾李氏又时常骚扰南部边境,南北西都是汉唐以来的祖宗之地,都沦丧于他人之手,宋神宗深以为耻。

  “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泱泱大国不得不卑躬屈膝,赂奉夷狄以换取边境安宁,宋神宗如何能不气呢?

  在宋神宗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江西人王韶献上《平戎策》。

  王昭提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收复河湟“以绝西夏右臂”,使“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而且河湟自古是产马的要地,大宋控制河湟,就可以保障马源,以增强武备。

  宋神宗等的就是王韶这样的人,他恢复汉唐旧疆,首先就从西北开始。

  熙宁四年(1071年),宋神宗重用王韶,开始了自己的主动拓边之举——收复河湟。王韶先是招抚了青唐地区唃厮啰政权中最大的吐蕃部落俞龙珂部落,使其“率所属十二万口内附”,一些小部落也相继归附,此举使大宋疆土拓展了一千二百里。

  熙宁五年至六年(公元1072-1073年),王韶两次出兵,击败吐蕃、羌人,收复了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宕州、叠州,史称“熙河之役”。深入河西,山高路远,尤其是熙宁六年,宋军远征一千八百多里,行军五十四天,困难重重,大军历经艰辛。

  “韶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

  熙河之役的胜利,拓边两千余里,它不单是自宋结束十国割据局面后80多年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是北宋在开拓上的唯一亮色,成功地在西夏的后方打入一根铁钉。

  熙河之役更是一扫北宋朝廷长期存在的因循苟安、安逸懈怠的政治氛围,极大振奋了人心,为宋神宗的进一步改革打了一针强心剂。

  往上说,熙河之役收复河湟六州,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更是重新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长期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

  宋神宗实现了恢复汉唐旧疆的第一步,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无数沟通河西走廊的先贤。

  也正是历史老师,才让沈幼轩打心底里特别爱戴这一有骨气的皇帝。

  庙号为“神宗”,虽然历史老师说神宗这个庙号不算好,但是沈幼轩认为,神字包含肩比神灵的意思,当然,这只是沈幼轩个人的想法。

  关于宋神宗,史书上有太多的遗憾无法弥补,这位千古的帝王,也在38岁时抱憾而终。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宋的名臣良相——司马光

  比如一代名臣司马光,他认为熙河六州是“夏国旧日之境”,应当归还西夏。

  王韶等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河湟地区在这些保守派的眼中竟然不是祖宗之地,不是汉唐旧疆,要“还”给西夏。

  好在一批有识之士和部分将领坚决反对,不过即使这样,司马光最终还是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等重要军事要寨弃掉,白白送给了西夏。

  当年熙河大胜,收复六州,消息传来,东京一片欢腾,这些保守派也都加入欢腾的队伍,认为“开拓故疆,为国朝美事”,不少人还写诗庆贺这一大胜(如苏轼写《获贵章二十二韵》)。

  只是几年后,神宗去世,这些人又开始否定攻击熙河大胜了。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司马光此举无疑是典型的绥靖政策,妄图通过“斥地与敌”、退避忍让来乞求西夏不要侵犯自己。事实证明,绥靖政策不会凑效,只会让西夏得寸进尺,更加轻视大宋(“取轻于外夷”),觉得大宋好欺。

  在今天的人看来,实在很难理解,像司马光文彦博这样的以名臣良相流芳后世的人怎么会如此迂腐?是因为新旧党争?是因为河湟耗费国库财力?

  也许都有,但是他们骨子里的迂腐认知才是最致命的。

  算了,与其现在想怎么让大宋变得更好,还不如想想怎么找到我的女朋友......

  “拜托太子殿下一件事。”沈幼轩拉住坐在马匹上的赵公子。

  “什么事?但说无妨。”

  “希望殿下能帮我找一个叫江忆溪的女娃。”

  “怎么,你的意中人?”赵公子打趣道。

  “可以这么说吧。那就劳烦殿下了?”

  “可以帮你,不过到时可要请我吃花酒啊!”赵公子说罢便驾马而去,转眼间,庐州城里已经没有了官兵.......

  怎么感觉空荡荡的......

  “喂!听说你有小情人?”北阙云灰头灰脸的过来问道,“你才几岁啊,没想到你是还个登徒子。”

  “滚!”

  ……………………

  以下非正文,有几点要阐述的。

  关于本文中的太子,即神宗之后的下一任皇帝,宋哲宗,其实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出生。

  那我为什么现在要把他拿出来呢?

  1,剧情需要。(暂不剧透)

  2,时间线和宇宙观:由前文读者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是存在武功的,而且还多了众多历史上不曾存在的门派。

  简单的说,这个世界是受到外力干预的,可以理解为平行世界。

  如果读者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看看大号的书,比如此书的第一章,关于沈幼轩穿越的原因,大号会提的。

  3,遗憾:关于宋朝,更关于宋神宗这一段历史,是最吸引我的。

  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丰功伟绩,太多的爱恨情仇,因此,很少看到有作者选这个时间段正儿八经的写权谋文,因为太复杂了........

  当然,知识度不充分的我也写不出,所以我才想出用江湖和权谋互补互存的方式来讲述我心中的故事。

  宋朝很可怜,以至于很多作者用“弱宋”来评价大宋。

  算了........

  扯多了,看正文吧,我会向大家展示一个最多姿多彩的江山画卷。

  不多说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试水推还没来,总收藏现在只有36个........

  我吃小龙虾去了,拜拜。

  


  (https://www.lewenwuxs.com/17/17307/46844978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